

释义:夏,中国之人也。从攵从页从臼。臼,两手;攵,两足也。
“夏”字就是华夏人给自己的自画像,表示“我们”,如果还原为真正的图像,应如下图。

这是出自山东嘉祥武梁祠的汉朝造像,左上为神农,左边题榜为“神农氏因宜教田,辟土种谷,以振万民”;右下为黄帝,题榜为:“黄帝多所改作,造兵井田,垂衣裳,立宫宅”。正是靠先民的奋斗,中国成为少数独立开创了原生文明的民族,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和民族。我们的先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和自豪的,所以夏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:
《尔雅》——夏,大也。
“夏”用现代口吻表达就是:我们是伟大的民族。
随着中国文明的一步步发展,“夏”的内涵也一步步增加,逐渐具有中央、正统等一系列含义。至周代,汉语的标准语被称“雅言”,《诗经》中等级最高的诗体被称为“雅”,而雅就是“夏”的假借。而由于华、夏相互联用,也导致了二者词义重合,如一年中最为繁盛兴旺的季节,也被称为“夏”。
华夏合称,其含义就是:我们是光辉兴盛的伟大民族。